主页 > 器械 > 企业新闻 > 如何高效防控蓝耳病 听听专家怎么说
作者:佚名来源:大北农疫苗时间:2017-04-18 10:21点击:次
长期以来,猪场要不要打蓝耳疫苗、打什么样的疫苗?各种声音一直不绝于耳,4月15日在海南三亚文华东方酒店召开的中国猪蓝耳病防控学术研讨会对这些问题做了解答,为养殖企业提供了决策参考。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研讨会现场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理事长金宁一院士 “自上个世纪90年代猪蓝耳病在中国大陆开始暴发以来,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危害。据统计,仅2006年6-9月份,我国就有200万头生猪发生猪蓝耳病,死亡达40余万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多年来,猪蓝耳病一直是我国乃至于全球猪病防控的热点与难点。”会议主办方负责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理事长金宁一院士说。“近年来,中国在猪蓝耳病防控方面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探索了很多适合于我国实际的防控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特别在猪蓝耳病防控理念、方法和疫苗免疫等领域,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完善。因此,主办本次学术研讨会很有必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对猪蓝耳病的历史做了回顾:1989年美国首先报导该病,随后在欧美各国暴发,九十年中期在亚洲开始流行。而中国大陆第一株猪蓝耳病病毒于1996年成功分离。2006年,江西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6个月后, 在全国流行。其感染可导致仔猪胸腺萎缩、诱发严重的炎性反应。 蔡研究员还对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机制做了详细论述。 他介绍,GP5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测得的蓝耳病病毒株均属于北美洲型,且以HP-PRRSV为主,形成多种PRRSV毒株共存态势,变异的多样性日趋明显,NADC30-like有成为主流毒株的可能。NADC30样的特点:同源性低、重组多样性、细胞嗜性显著改变、对仔猪有一定致病性。目前已从15个省市分离到NADC30-like毒株。这也印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李晓成研究员的观点。 蔡研究员对猪蓝耳病疫苗的研发历史做了回顾,对猪蓝耳病的防控提出了对策:对有蓝耳病临床表现的猪场应进行病原监测,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在蓝耳病稳定猪场,采用安全性较高的疫苗进行防疫;对于NADC30-like毒株流行的猪场,现有疫苗能够提供交叉保护。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郑世军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郑世军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结合经典案例对猪蓝耳病病毒引起免疫抑制的机理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指出,大剂量、多次加强免疫不一定能够抵抗强毒的攻击,猪群是否安全取决于环境中的病原数量,良好的生长环境加上适当的免疫预防是控制猪蓝耳病的关键。 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教授 国家生猪现代产业体系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教授表示认同这一观点,她对猪场生物安全十分重视,强调要做好后备母猪的隔离驯化。华中农业大学何启盖教授认为,有条件的猪场,保育阶段最好全进全出。华南农大宋长绪教授也表示,我们的养殖企业缺乏的不是防控蓝耳病的知识,而是在生物安全方面的决心和信心。“全方位了解自己猪场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关注生物安全和猪场管理,同时配合疫苗,防控蓝耳病会变得更简单。”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周斌教授说。 广西大学欧阳康博士 广西大学欧阳康博士报告了结核杆菌全菌溶解产物M.tb WCL作为佐剂在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和纳米颗粒疫苗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合适的佐剂可以提升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反应,减少病毒血症的滴度和时间,增强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徐磊博士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徐磊博士做的佐剂增强猪蓝耳病活疫苗(CH-1R株)免疫保护力的研究也印证了以上观点。徐博士的研究通过蓝耳变异株TJ-F5攻毒保护、淋巴细胞亚型的分类计数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等实验,结果表明,佐剂配合CH-1R弱毒疫苗,可缓解TJ-F5变异株强毒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IFN-γ、IL-18介导的细胞免疫,提高IL-4的产生,减轻IFN-γ、IL-18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提高CH-1R弱毒疫苗的攻毒保护率。 福建省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如梅主任 福建省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如梅主任和与会嘉宾分享了福州大北农猪蓝耳病活疫苗“蓝定抗”的产品设计理念。她介绍,为保障疫苗的安全性,“蓝定抗”选择CH-1R株PRRSV作为种毒,为提升疫苗的有效性,采用细胞克隆和无血清培养技术,提高了抗原含量并配以专用佐剂。 佛山科技学院黄淑坚教授 张如梅主任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同。华中农业大学何启盖教授建议使用弱毒经典疫苗防控猪蓝耳病。佛山科技学院黄淑坚教授说,只要疫苗是安全的,任何时间都可以使用。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赵俊龙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赵俊龙教授对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应激是诱发蓝耳病的主要原因。做好蓝耳病防控,首先要加强饲料管理,其次要进行药物防控,最重要的是要使用疫苗做好免疫预防。 上海市奉贤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秀余研究员 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上海市奉贤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秀余研究员分享了猪场在蓝耳病诊断、疫苗选择、免疫效果评估等方面常见的几个误区,并给出了应对措施。他介绍,很多猪场片面追求基因同源性,而忽视关键的免疫原性。指出,在疫苗选择方面,只要是同一个血清型,就一定有交叉保护。“真苗、真打、真有效!蓝耳病防控其实很简单。”他说。 福州大北农全国技术服务总监曾亮明博士 福州大北农全国技术服务总监曾亮明博士汇报了“蓝定抗”的临床应用研究。他介绍,基于猪蓝耳病感染及发病率高,危害大,疫苗种类多、免疫效果参差不齐,为了解“蓝定抗”是否真能让“蓝耳病防控变得简单”,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蓝定抗”对JXA1株攻毒保护实验及“蓝定抗”临床使用安全、有效性调查。 攻毒保护实验显示:CH-1R株活疫苗对NVDC-JXA1株PRRSV交叉保护良好;佐剂能使免疫猪只更快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免疫“蓝定抗”后7天能抵抗强毒攻击。 临床使用安全及有效性调查显示:“蓝定抗”免疫公猪不影响种用,免疫重胎期母猪所产仔猪不携带疫苗毒,免疫仔猪疫苗毒血症持续时间短(一般在7天以内);“蓝定抗”对各种PRRSV毒株(经典、变异)感染都有良好的交叉保护力,可显著改善免疫猪群的生产效益。 大北农疫苗产业总裁、福州大北农公司总经理张渊魁 大北农疫苗产业总裁、福州大北农公司总经理张渊魁介绍了大北农疫苗产业现状。他说,大北农集团一直十分重视疫苗产业的布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北农疫苗已形成由福州大北农、南京天邦、北京科牧丰和北京大北农动物医学研究中心组成的“三厂一中心”的产业格局,生产的产品包括猪、禽、牛羊和宠物等,形成了平台研究、新品研发、疫病检测、疾病诊断、产品生产、工艺提升和技术服务的全闭合产业链。 他说,福州大北农公司是福建省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免疫保护力更好的动物疫苗”的企业宗旨引领下,福州大北农在科研创新、质量建设、技术服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长期以来,由于福州大北农产品质量高、免疫效果好,主打产品已成为兽医专业人士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首选。 他向与会嘉宾说明了作为承办方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初衷。他说,猪蓝耳病是近年来影响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举办本次会议,目的是凝聚业界精英智慧,破解控“蓝”之道,以形成更符合中国国情、高效实用的猪蓝耳病防控方案,为中国养猪业共谋福祉。 研讨会学术报告主持人江苏省农科院邵国青研究员 研讨会学术报告主持人福建省农科院周伦江研究员 研讨会学术报告主持人华南农业大学邓衔柏教授 据悉,“蓝定抗”上市6年来,已累计推广5000多万头份,为养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福州大北农还将于5月份在全国推出“力挽狂‘蓝’大行动”,以期为中国猪蓝耳病防控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冯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