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设备资讯 > 行业新闻 > 绍兴畜禽业,转型升级正当时
作者:佚名来源:绍兴日报时间:2014-09-22 08:36点击:次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推进“五水共治”。根据要求,我市各区、县(市)须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内的养殖清养,共涉及畜禽养殖场2000余家、生猪存栏30余万头、家禽170多万只。 减少了这么多肉猪和家禽,市场上的猪肉和禽肉供应怎么保障?不少人对此发出疑问。而一个更大的疑问是,在“五水共治”的背景下,我市的畜禽养殖业将何去何从,出路在哪?本报记者为此作了走访调查—— 加与减的平衡 治理的样板 时下,对于位于敏感区域的养殖场来说,首当其冲面临的是一个“减”字。 市政府办公室今年1月下发一则文件,除了扩大越城区行政区域畜禽养殖禁养区范围,还明确生猪养殖场须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清养,禽类养殖场及其他畜种养殖场须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清养。 据了解,今年全市共需清养畜禽养殖场2358家,涉及生猪存栏32万头,家禽175.69万只。统计显示,至8月底,全市已完成清养关停养殖场2240家。其中柯桥区已于7月底前完成全部清养工作,成为全市最早完成清养任务的地区。 在清养的同时,我市也早早谋划了“确保供给”的问题。同样是在今年初,市政府下发《关于印发绍兴市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方案的通知》,以实现“生态优先、供给安全、稳量提质、助农增收”的目标。该《方案》提出,通过优化调整,全市生猪饲养量从2012年的323.49万头,下降到2015年的290.5万头,降幅为10.2个百分点。其中越城区将全面清养,柯桥区将减少26.7%。家禽饲养量从2012年的3354.09万只,增加到2015年的4285万只,增幅为28%。“家禽饲养量的这个增量,是按照省政府保障供给平衡的要求调整的。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明年的家禽饲养总量要实现这个增幅,难度比较大。”市畜牧兽医局有关人士表示。 根据政策,在非禁养区(限养区)内要巩固现有的生猪养殖,或者实现家禽饲养的适当增加,前提就是防治污染,通过提升改造,实现养殖污染物“零排放”或达标排放。 治理的样板 作为柯桥区拟保留的16家生猪养殖场整治提升的样板,绍兴天天田园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已提前完成了整治试点。9月19日,记者赶到位于平水镇的该养殖公司时,看到的是一个不同于平常印象的猪场:猪舍整齐划一,外观粉墙黛瓦,夹以花木种植,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如果不是看到门口的一排字,你很难想到里面竟是一个年出栏生猪2.5万头的大型猪场。 “我们采用的是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的治理模式。前者就是将所有猪舍收集的雨水,全部纳入雨水管。而后者是先将含有猪粪和猪尿的污水集中到一个收集池里,再用一台猪粪干湿分离机对污水进行干湿分离,出来的干粪装袋作为肥料,销售给周边农户用于庄稼施肥。剩下的沼液经厌氧处理后,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公司副总经理沈治国说,实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后,不但干的猪粪可以销售以抵消一部分排污费用,还基本消除了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而相较之下,浙江一景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的整治来得更为彻底。记者来到这家位于滨海新城的本土乳企时,只见在一个晾晒大棚里,一台长筒形的机器正在轰隆作响。与其连接的一台传送机皮带上,不断往下掉着粉末状的东西。“这是烘干的牛粪。这台长筒形的机器,就是烘干机。”公司办公室主任助理谢丽娜说,烘干机对混合奶牛粪便、尿液的污水干湿分离后,干牛粪就用来垫牛舍。沼液也不浪费,作为上好的农家肥用来灌溉作为奶牛粗饲料的1500亩青玉米。“我们这里共有近1400头奶牛,每天产生污水100吨左右,可得到烘干牛粪1到2吨。” 按照计划,到2015年全市将落实类似于“一景”这样的农牧对接生态消纳地(包括耕地、林地等)84万亩以上,其中今年计划完成42万亩。截至8月底,全市已落实生态消纳地36.1万亩。 未来的方向 “包括种植狐尾藻在内,养殖污染治理模式还有很多。但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农牧对接是最基础也是被采用最多的三种模式,目的就是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市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可以说,这也就是未来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所在。” 市委党校副教授宋坚刚对此非常认同。在他看来,畜禽养殖污染的单一处理成本高、难度大。“立足经济和科学的角度,畜禽养殖业长远的发展趋势,必须是走循环经济之路,就是与其他种养业相结合,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和有机产品。” 但要真正实现农牧对接、种养配套,达到污染物“零排放”或者达标排放,难度并不小。“因为找不到消纳地,包括‘天天田园’在内的我区拟保留16家生猪养殖场,很多都是采取干湿分离后将沼液直接接入排污管网。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纳管的污水cod浓度须在150毫克/升以下。但要从现在1000多甚至两三千的cod浓度降到这么低,投资很大,实施起来有困难。”柯桥区农业局农牧渔业发展科副科长王董兴说,这是当前他们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其实我们也有考虑过纳管前的污水处理问题,并且去上虞区一家安装了前道处理设备的万猪场考察过。照他们的做法,像我们这种规模的猪场光用地至少需要10亩以上。”“猪倌”沈治国告诉记者,而且资金上的缺口也比较大。 “当前,畜禽业的发展已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广大养殖场主,必须把产业的发展,建立在生态养殖、科学养殖及规模化、产业化、设施化的基础上。”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该局将加强对畜禽清养工作的督查和推进力度。同时,也将加强对污染治理的研究和指导,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养殖观念,为今后畜禽产业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龚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