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器械 > 技术新闻 > 论规避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的措施及其展望
作者:芦惟本来源:猪e网时间:2011-03-15 15:09点击:次
产毒霉菌污染的饲料引起的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构成了当代中国猪群以广泛实质脏器损伤与免疫功能低下为特点的底色病。鉴于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的巨大的根源性的危害,深陷各种误导中的养猪人又缺乏正确的认识,为此作者将其提升到相当人医“基础病”的高度,更形象命名为“底色病”,以期唤起业内同仁高度关注。然,仅此认识上的转变是绝对不够的,养猪人更关切的是有什么措施可以预防这种底色病,使之猪群免受各种继发疾病祸害。为此笔者不惜赘言谈谈一己之薄见。 一、这是一个棘手的话题 1、霉菌毒素广泛存在饲料中,现代养猪业尚无法做到对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彻底的预处理。 王若军(2003)对我国十三个省的玉米和全价饲料的调查表明,F-2毒素污染达100%,与之相伴的DON的污染亦是100%,NIV也参与其中,也是100%构成联合污染。笔者临诊体会到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远不止如此三种,纷云繁杂的临床表现无疑寓示有更多种的霉菌毒素参与。霉菌毒素存在于饲料中的广泛性使得自认为是好玉米侥幸逃避其污染的机率极小,那么能否对饲料通过预处理的方式来规避呢? 答案是不乐观的,至少在当前是这样。因为霉菌毒素的理化特性与当今的处理技术决定了无法彻底预处理。霉菌毒素的基本化学结构有以下几种,如二呋喃环类,内酯环类,靛基质环类,环氧类,醌类等,这些有机毒物有一个共同的物点,那就是环状结构赋予了稳定性。制粒高温无以破坏其结构;饲料浸泡8-12小时再反复水洗,紫外线照射,碱分解法,氧化法等均可除去大部分毒素,但又不具备工业化生产中的实用性。据称,用放射线(如γ射线)照射可以破坏其结构,用单氧化酶也可以破坏某种环状结构,但是其次级化合物的毒性似乎更强。某些微生物可以代谢霉菌毒素,但是效率低,不具备实用价值。 现今应用最广的霉菌毒素处理剂效果如何呢?无庸多言,品牌众多的霉菌毒素处理剂效果并非理想,在广泛应用的今天,如果效果良好,那么还会普遍出现底色病吗? 2、霉菌毒素均是小分子量化合物,在几百至几千个道尔顿之间,不具备抗原性,故不能引发免疫反应,企图用疫苗来预防霉菌毒素中毒症几无可能。 二、霉菌毒素处理剂浅析 1、如何判断霉菌毒素处理剂的效果。 霉菌毒素处理剂品牌众多,作用机理不外乎吸附,结合,然而这些都是在应用过程中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唯一能判断效果的简明实用的方法是临床观察。在添加真正有效的霉菌毒素处理剂的猪群中是不应该出现眼结膜充血红肿、流红色眼露的现象,不应该出现阴唇红肿等等霉菌毒素中毒症的表现,这是判断其效果最直观简便的方法。遗憾的是,笔者观察了许多应用多家知名品牌霉菌毒素处理剂的大型猪场,不仅依然存在上述现象,猪群更广泛存在霉菌毒素引起的肝肾损伤乃至诱发疫病流行。 当然,判断是否存在霉菌毒素中毒症,还可以从其它的许多临床表现中得知,请详细参阅《养猪》2010第二期“霉菌毒素中毒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一文。
责任编辑:龚胡 |